混合型自結紋塑膠跑道施工8大工藝
1. 田徑場的基礎要求
水泥強度達建筑混凝土C20強度以上,混凝土澆注后必須保水養護不少于7天,總養護期不少于28天,水泥混凝土基礎的厚度建議在8cm~10cm厚。
平整坡度(3M直尺檢測其最大凹凸應<3㎜,合格率必須≥90%)和排水坡度(為減少積水建議橫向坡度7%)必須符合國際田聯場地手冊的技術規范。
瀝青混凝土基礎的密實度必須≥95%,強度大于25kg/cm2 ,瀝青混凝土道面施工結束后必須有十二~十五天的養護期。
2. 跑道基礎的檢查和處理
檢查基礎面的強度及瀝青基礎面的密室度是否符合技術規范的要求,如果不符合規范要求,必須進行補強或返工,不能強行施工留下隱患。
3. 檢測場地平整度
用水澆遍全場,對于5~6分鐘內尚不能排出的積水窩,用標記劃出。對于水泥混凝土基礎,可用自流平水泥找平;而對于瀝青混凝土基礎,可以用固含>46%的氯丁膠乳瀝青拌和高標水泥及石英砂找平,也可用專用的補強瀝青找平。
4. 地面處理
對于水泥混凝土基礎在彈性墊層鋪裝前:
必須用2~3%濃度的稀釋草酸或鹽酸進行酸洗,中和其酸堿度;
在干燥后測基礎含水率,當其基礎含水率<8%時,即可用DD11樹脂進行滲透強化,封緘,涂布,每平方米的用量在0.2~0.25kg,且避免在高溫下作業。
5. 伸縮縫處理
用防水底漆涂刷于伸縮縫內和兩側,再把填縫膠灌注于伸縮縫內,比基面略淺2~3mm,固化后將其高出部分用手提沙磨機磨平。鋪設較薄場地(如3mm),須把伸縮縫兩邊基面約40mm寬磨低2個mm后進行填縫處理。
6. 彈性墊層的施工
對于大面積的場地,彈性層的攤鋪(可用兩種不同的材料及施工方法施工,第一種是用單組分膠漿,用攤鋪機施工;第二種方法為用TA14雙組分聚氨酯,按所規定的比例添加再生膠粒,人工攤鋪后待其固化后,其面根據要求用TA13或TA14聚氨酯做純聚氨酯罩面層,再做花漿防滑面漿等)建議用攤鋪機進行攤鋪;
而對交通不便或小面積場地,也可用人工推鋪。將單組分聚氨酯膠漿拌和50~70%的再生膠粒(注:在此指的重量比)置于攪拌機充分拌和均勻后,即可攤鋪;對于邊角地帶,可人工大致刮平后用重力滾筒滾平。對于無法用攤鋪機進行作業而需用人工作業的場地,建議其再生膠粒的填充量應<50%,而保證其自流平的特性,而且最后采用分道施工法,兩邊用木條或PVC條固定其厚度,人工用刮板稍刮后用滾筒滾平,所有接口處必須用5~7%的稀釋劑將膠漿稀釋,進行灌漿補強。待其交聯固化后其面用單組分膠漿罩面厚度2mm。
7. 無顆粒自結紋鋪設(花漿層施工)
自結紋面層為雙組分特殊聚氨酯材料(甲/乙組比例為1:2)。鋪設時按比例配料攪拌均勻后,放入特制噴槍中,均勻噴涂在清漿層上,要求厚度2mm,花紋大小均勻。
8. 場地劃線
膠面鋪設完成后,全場做衛生清潔工作,完成后即可開始劃線。按標準尺寸量度定位,用美紋紙沿界線兩邊貼在球場上,用時利和WPUA劃線漆分兩道噴涂。